给自家操作系统中的各项名称起了全新的中文名。
苹果今日宣布,将在今年底前对 iOS、macOS 和 watchOS 三个系统平台做进一步中文汉化,原本用英文的原生应用改了名字,比如“Wallet”变成“钱包”、“FaceTime”变成“FaceTime 通话”。
这次更名共涉及到 100 多项名称, 包括部分应用名、应用原本用英文显示的工具、功能名,以及各种菜单栏中会出现的对应名称,也都一并改成了中文。
翻译名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从 Wallet 到“钱包”、Touch ID 到“触控 ID”、Time machine 到“时间机器”属于直接翻译,简单明了。
而一些苹果造出的专有名词,英文名后多了一个中文后缀用于解释,比如“Safari 浏览器”、“FaceTime 通话”、“iCloud 云盘”、“Pages 文稿” 等等。
最后一种情况引起的变动更大一些,部分名称采用意译,等于苹果重新给它们取了一个中文名。以下几个例子请感受一下:
- Airdrop —— 隔空投送
- macOS 中的 Dock—— 程序坞
- Garageband—— 库乐队
- Clips —— 可立拍
- Finder —— 访达
- Live Photo —— 实况照片
- Handoff —— 接力
如果你是长期使用苹果产品的用户,看到诸如“访达”的新名字可能会迟疑几秒,毕竟原本的英文名称已经成为约定俗成,任何一名重度用户都可以毫不费力地识别出来,并不需要中文翻译。
苹果针对这个问题对《好奇心日报》的回应是,尽管名称变化明显,但应用原本的图标和位置不会改变,习惯了英文的用户不会付出很大的学习成本。
另外更名也是一个长期计划,目前的名称可能不是最终版本,苹果之后有可能对这些名字做出修改。
如果你实在习惯了原来的名字,可以把操作系统切换到英文或者繁体中文。目前这批新名称仅仅适用于简体中文体系。
另外,也不是每个英文名都做了变动,Siri、Watch、iBooks 等等专有名词还是维持原样,App Store、iTunes Store 等商店名也没有变化。这里可能涉及到版权的原因。
近期的一系列本地化计划表明,苹果想在中国获取范围更广的用户群体,不是所有人都习惯看到英文,不管那是多简单的词。
iOS 11 中加入了腾讯提供的垃圾短信和电话识别、Macbook Pro 推出中文键盘的版本,这些并不是取悦重度用户的。
题图来自 Pixabay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