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欧消息,7月3日,香港线上消费信贷平台我来贷(WeLab)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招股书,计划赴港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及摩根大通。
招股书显示,2017年,我来贷(WeLab)营收为1.5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27亿元),2016年为303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亿元),按年上升4.11倍;利润净额为176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15亿元),而2015、2016年还处于数千万美元的亏损状态。
三年时间业务的高速增长,背后有难以掩盖高风险。招股书中显示,2015年、2016年、2017年及2018年第一季度,来自P2P贷款平台投资者的资金分别占我来贷所撮合贷款总额的30.9%、50.8%、57.7%及约85%。随着P2P网贷平台的备案及监管,这也将成为我来贷不可忽视的风险因素。
根据招股书介绍,WeLab(我来贷)主要业务包括:1、在WeLend上直接为借款方提供信贷;2、为资金合作方提供现成端对端助贷解决方案;3、为中国及香港的企业客户提供消费贷款技术解决方案。
直接对消费者(零售解决方案)——香港WeLend
2013年,WeLab(我来贷)在香港以WeLend品牌推出以核心系统驱动的直接对消费者贷款平台。以纯线上消费贷款平台经营业务,从自身的资产负债表直接发放贷款,向借款方收取利息及服务费。
2017年,WeLend平均贷款金额为8.7万港元(约合人民币7.4万元),平均还款期为三至四年,平均实际利率为24.7%。截至2018年3月31日,WeLend发放贷款达2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9亿元),三个月逾期率稳定于0.1%至0.2%。
端对端助贷解决方案(混合零售及企业解决方案)——中国我来贷
WeLab(我来贷)创建了服务零售客户与企业客户的混合模型,为资金合作方提供现成端对端助贷解决方案。至2018年3月31日,我来贷积累用户超2800万名,撮合210万宗贷款。
2017年,我来贷上的平均贷款额为人民币6752元、平均还款期为10.6个月,平均年化利率为25.5%。截至2018年3月31日,我来贷上撮合贷款人民币133亿元,三个月逾期率稳定于0.4%至1.5%水平。
B2B服务(企业解决方案)
我来贷提供信贷技术帮助企业客户通过移动设备收集的多维数据有效地评估自身客户的信贷风险,如:深度定制化的白牌消费者贷款技术解决方案、企业客户提供的反欺诈及信贷评估服务的风险技术解决方案、获客及营销解决方案。
2017年,我来贷通过企业解决方案为企业客户撮合人民币21亿元的贷款。
招股书显示,WeLab(我来贷)的收入来源主要有:1、我来贷服务费产生的贷款撮合服务收入;2、我来贷的服务费及WeLend在贷款期间提供还款处理及收款服务收取的服务费而产生的贷款撮合后服务收入;3、我来贷服务费产生的信贷服务收入。
我来贷的技术能力包括三个核心自有系统:WeDefend、WeReach及WeFlex,WeDefend是信贷风险管理及反欺诈系统。
公开资料显示,我来贷(WeLab)创建于2013年,目前为止已经融资26亿元,其投资方包括长江和记旗下的TOM集团、马来西亚主权Khazanah Nasional Berhad、阿里巴巴创业者基金、红杉资本、建银国际、欧洲大型银行ING等等。
2016年10月之前,WeLab曾提供学生贷款,2016年开始将业务策略转移至专注受薪人士贷款,重点向熟悉科技、受过教育的年轻消费者提供创新金融产品及服务以将客户终身价值最大化款。截至目前,我来贷注册人数3002.48万人,申请金额2540.21亿元。
如今,无场景的现金分期行业在经过监管整顿后,早已过了风口期。在监管的重压下,互联网金融平台无不在寻找合规突破口,2B的技术服务成为重要转型方向。作为线上消费信贷平台,我来贷此时选择背负着风险上市,是否真的能够在各互金平台缩表的阶段杀出一条血路?
银行与金融科技融合的理想境界是什么?是银行即服务。
2019年6月14日,亿欧智库研究院将在“2019丨全球新经济年会·金融科技峰会”上发布《2019开放银行与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深度解读金融科技赋能开放银行的融合与落地应用——上海·虹桥·世贸展馆邀您见证!抢票链接:https://www.iyiou.com/post/ad/id/818